信源:周逸人博客
一、政治方面
皇权专制国家体制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、最巩固,最有弹性的一种国家体制和社会形态。“辛亥革命”之后,皇权专制在形态上虽然灭亡了,但是,无论是“民国”还是“共产大陆”在政治体制上,意识形态上仍然难脱“皇权专制”的“窠臼”,离现代国家和民主政治十分遥远。
二、思想方面
从“焚书坑儒”到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发展到“程朱理学”,明清时期甚至大兴文字狱,残酷迫害有异议思想的文人,造成“万马齐喑”思想界一片黑暗。
三、经济方面
几千年来,中国一直处于自然农业阶段,“重农抑商”,是典型的农业国家,生产力水平低下,耕作方式原始落后,所谓“面朝黄土背朝天,弯腰驼背几千年”,“弯弯犁头水牯牛”是其真实写照。把农民禁锢在自己的土地上是历代朝廷的“铁律”,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执行农民“离土不离乡”的政策。实行“保甲制度”限制社会人口流动,封闭信息传播。叫做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”。
中共建政后一直实行“计划经济”,排斥“市场经济”,任何个人的经济活动都被打成“投机倒把”“资本主义尾巴”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“改革开放”之后才搞商品经济。直至今天,中国仍然被欧美国家视为“非市场经济体制国家”。
四、文化方面
实行“愚民政策”,以“科举考试”“八股文”笼络收买文人学士,垄断文化资源,民智无法开发,95%的下层民众沦为“文盲”。
五、科技方面
这方面几乎为“空白”。
通观几千年来皇权专制社会,值得一提的科技成果几近为零,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革命已经完成,工业革命轰轰烈烈,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文明成果,而中国还把西方的科学技术视为“奇巧淫技”,完全被现代文明所隔离,即使到了清末“洋务运动”时期,还无视世界潮流搞什么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。
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,中共才提出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。中华民族轻视甚至排斥科学技术,恐为“世界之最”,这是注定落后的。
“义和团”运动时,拳众认为自己“神灵附体”,竟然以血肉之躯硬顶“洋枪大炮”,这说明其何其愚昧。
六、传统方面
中国人不善交际,封闭,最看重“血缘关系”。人与人的关系形成相互封闭的锁链。中国人历来热衷“关系学”,其实就是“裙带关系”,“请客送礼”拉帮结派,是中国人际关系的主要特色,这与现代文明也是格格不入的。
凡此种种,使得中国皇权专制社会一朝一朝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。
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,王朝更替的周期以二三百年为一轮周而复始:先是王朝初期的“休养生息”,励精图治,出现盛世的空前繁荣;接着是骄奢淫逸、贪污腐败,大批小农破产、流亡,伴随着某种外患;最后,社会大动乱,农民大起义爆发,在横扫贪官污吏的同时,将几十年、几百年积累的文明成果毁于一旦;等到农民战争过去后,新的王朝建立了,皇权国家又在废墟上重建。
几千年来,中国历史陷入了这样一种“以暴易暴”的恶性循环之中。每一次王朝更迭,都是把前朝的历史重新复制一遍,“换汤不换药”:张家王朝衰落了,又有一个李家王朝取而代之,但李家王朝并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制度,很快就走上了张家王朝的老路,先是兴起,接着是繁荣,然后是衰落,再到灭亡,反反复复。在这种乱象纷呈的历史背后,历史周期律就像一只“看不见的手”在起作用,在无形中支配着中国历史。
古往今来,中国人走的是“循环往复”的同一条路,犹如一潭死水一般长久地回旋在中国的大地上。其实,生活在秦始皇统治下的“黔首”与生活在二千余年后大清朝统治下的黎民百姓,除了在服饰、装束、用度上有一些差异之外,其生活的实质又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呢?
中华民族想要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列”,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从政治制度,思想意识,文化传统各个方面完全彻底消灭祸国殃民的反动腐朽的皇权专制,别无选择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